190322-写在人生第四个循环的入口处
我给你出个小谜语:
猜猜看,什么叫人生的第四个循环的入口?
如果猜对了的话,可以翻到页面的最下方,点击「喜欢作者」,打个大红包呀~
1. 完成了 3 个 12 年的人生旅程了
我出生在 1983 年的今天,应该是凌晨一点半附近,也没有一道紫光闪现,但是却有个小男孩在中国的东方诞生,至今已经有整整 36 个年头了。
如果 12 年就是一个循环的话,那我已经完成了 3 个人生循环了。每过一个循环就是一个本命年的生日,有一点点辞旧迎新的感觉,有一点点脱胎换骨的意思。
一句话,我要进入第 4 圈的新循环了。
这个年纪了,对生日已经有点淡然了,即便是很有仪式感的本命年,我也没有太想热热闹闹,觉得内在的厚重感更为重要。
不过,还是要谢谢妈妈:「妈,当年你为了生我,真是辛苦了~」,生育不易,养育更不易啊!突然想到妈妈有一次说了个错别字留下的梗:「把你养大真是不容易啊,我那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喂大啊~」我也是个好庄稼,长了这么大~
36 年的时间过去了,接下来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,展望未来,我到底要把下一个 12 年过成什么样的呢?这是我今天的文章中特别想谈的,我想用五个故事,为我全新的生命加一个注脚。
2. 故事一:原来我的内在是有个「自己」的
第一个故事和一个姐姐有关,她叫:蔚坤。
我一直喊她是姐姐,她说我这叫做「澄氏赞美」。她是我在教练技术五模块的同学,她是一个咨询公司的合伙人、高级企业咨询师,她手中掌握着多门教练技术,并融会贯通在一起。当时上课的时候,姐姐为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叫「抱持」,让我的教练技术能力至少提升了三个档次,之后,我就赖着她和另外一个老师(也是顶尖高手)组建了一个三人学习小组,一直训练到今天。
我极其相信蔚坤姐姐,因为,我所有的问题,她都帮我用最好的方式处理掉了,还让我充满力量往未来前行。
2018 年 11 月附近,我去北京出差,约了蔚坤姐姐。吃饭的时候,我们聊到了创业和公司目标的问题,过程我不详细转述了,但是有一个大约的对话:
姐姐:永澄,你的公司准备做到什么样子啊?
我:我没有什么想法,人嘛,就是去经历、去做好,做成什么样子无所谓啊
姐姐:那你要开一个公司干什么呢?
我:那我就定个 300 万的目标吧
姐姐:嗯,为什么定的是这样的目标呢?
我:更大的目标我也做不到啊
姐姐:永澄,你发现你的语言模式中很喜欢说「不能」么?
我:(心里想:姐姐,你的倾听太敏锐了啊)
姐姐:永澄,如果你有目标,对于目标的自我想象是清楚的,同时也是热切、渴望、是清晰可见的,同时,找到策略方法,全心全意地去实现它,这就是作为那个身份的责任
被我摘取出来的对话里,隐含着两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:动力词汇、自我形象。
- 动力词汇:从和姐姐聊了之后,对于那种我觉得自己做不到的、或者现在没办法的事情,我都改用「我能」来表达了。比如说:我能在三年内将公司的年产值提升至千万级别。有了动力词汇,我的状态一下子就稳定下来,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节奏。
- 自我形象:我发现,我就没有对应「公司负责人」这个角色的内在自我形象,因为没有这个形象,我就用「学习者」来取代「负责人」的形象,进而导致了公司发展极为低效。同时,也正是因为我对自己内在形象的想象,认为我的公司做不到更大规模。我才明白,自我形象才是产生内在意图的核心。
从那之后,我每天都会围绕「自我形象」去思考,这个契机带来了后续的发展。
3. 故事二:有一个老奶奶会很温暖地叫我的名字
2018 年 11 月底,我去参加了 36 年来最棒的一个课程—— 教练的内在成长,它的英文是:Advance of The Spirit,翻译过来就是高阶精神力量。
很多读者都知道我常用一个模型叫:身心脑灵,来对事物进行思考:
很多人都知道:身心脑,但是对于「灵」却知之甚少,而这门「教练的内在成长」就是埃里克森学院的院长——阿特金森•玛丽莲博士,一个 76 岁的老太太亲授的课程。在这个课上,我获得了精神方面的极大发展。
课程的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,请看我的推荐:「这是我人生 36 年来参加的最棒的课程」,其他的课程都无法和它媲美。
我这种学霸型的人,知道上课需要多跟老师互动,于是,在四天的课程里,我抢到了三次机会,由老太太亲自带着我做 Demo。要知道,这是国际顶级的大师级教练,她的能量之高,你在她旁边都会觉得被感染,更何况,她要为你做教练呢!
老太太和学员交流的时候,总是会喊学员的名字,以表示尊重。我并没有英文名, 她就会看着我的胸牌然后叫我的名字。我叫永澄,她中文发音没有那么标准,所以,她每次盯着我的胸牌看完之后,就会认真地看着我说:Young Child~
她并不是用英文称呼孩子的方式来叫的,很明显就是喊我的名字,只是,「永澄」和「Young Child」总有那么一些些的相似。而就在这份相似中,我感受到了温暖和爱。因为,参加课程那么多的「孩子」里,她唯独叫我是「Young Child」。
就是老太太的课程,和她每一次温暖的称呼,让我发展出了内在自我的力量,具体见下图(图片是由思睿教练为我提供):
从此之后,我就有了「内在力量」,让我时刻处于一种温暖、爱、有力量的自我之中。
4. 故事三:拥有了「一以贯之」的内在力量
还是蔚坤姐姐,是她为我找到了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关键词:一以贯之。
那是一次教练训练过程,蔚坤姐姐作为教练,我是客户。我带了一个话题,这个话题叫:「我觉得我的学习有问题,该怎么办?」
这个话题的关键是:明明我很想做一件事,明明我的状态也非常好,但是,为什么这件事情总是不去做呢?比如学习,高手都是持续学习的啊,为什么我总是对我的学习不满意呢?
围绕着这个话题,蔚坤姐姐展开了一个神奇的教练赋能过程。神奇的地方就在于:我明明只是带着一个学习的问题,她轻松解决了学习问题,同时,竟然还帮助我实现了内在身心脑灵的全面整合,还形成了一个最小驱动,帮我实现自己真正想要的。
在这次教练过程中,蔚坤姐姐帮我找到了这个关键词:一以贯之。
最早触动我的是胡钦元老师有一次关于时间开销记录的分享,未来有机会单独开文章来聊。那次分享给我留下一个很重要的思考:如果人的层次会不断提升,那么,有什么事情是从今天就开始做一直能做到离开的那天呢?有什么事情,无论你在哪个圈层都会去做呢?
如果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,那就从今天开始啊,时间的复利会让你获得超出想象的收获的。
蔚坤姐姐帮我找到了答案,同时,她还帮我把这个答案用「一以贯之」串联在了一起。
5. 故事四:过年期间的关键金句之暴击
2019 年的春节前,我被我的朋友——黄总「暴击」。黄总做金融行业,她是我认识的很有品味的女性,见过几次面,都被她那种独特精致的气质所打动。
往些年,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「扎实」,总是喜欢「虚荣」的东西。人都爱慕虚荣,很多时候,只要说一说就可以赢来别人艳羡的目光,那种感觉太爽了!我早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,可是,多少年过去了,总是没有太大改进,总是掉入一样的坑:先说后做,做不好就拖,拖到受不了了就去开始下一件事,重复这个循环。
我也很疑惑,我到底是哪里有问题,为什么总是改不了呢?
就在今年过年前,有个机会和黄总交流,她帮我更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认知结构。具体的内容未来再说,我就把她提到的一些关键金句记录如下:
我现在还要解决生活中很实际的问题,如果有人跟我谈吃饱饭之后的事情,我就会觉得他很无聊;
花言巧语的成本是非常低的,低到说出去都显得丢人;
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圈层的,如果你想要进入别人的圈层,你要付出成本;
你的用户必然和你很像,你是什么样的人,你的用户就是什么样的,他们是被你吸引来的;
最重要的人是和你的愿景有关的人,如果你的愿景中有他,那你就要为他付出成本;
什么是成本,成本是选择,是在资源不够时候舍弃一份你所爱的,从未舍弃凭什么说自己投入成本了?
如果你认可了我的愿景,那么,就让时间和行动来说明一切吧!
我被她打动了,回家之后,看着书房里乱七八糟的,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让自己开始改变,于是,我就问了她日常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环境的?她跟我说:
什么叫豪宅,难道就是因为它很大么?并不是。而是打开门的一瞬间,给你的直观感受。一个很乱的房间,你认为那是你这样有品质的人呆的地方么?
你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形成的品质感,会影响你的生命。
那种气质,是抹杀不掉、是挡不住的,它一定会散发出来的。
你付出的努力就是你的成本,藏不住也演不出来!
就是她的话,激发了我后来的房间整理,也启动了我 2019 年扎实践行、做出成果的新改变的发生,更多内容可以看我前几天推送的文章:《永澄:45 天环境保持战的 3 大感受》
黄总绝对是神助攻,她的两次对话帮我形成了非常重要的三大关键词:扎实、成本、品质。再组织了之前几个关键经历形成的关键词,我确认了自己 2019 年期待的形象:
这张纸我也打印下来,一直带在身边,也是这张纸,给我带来了近三个月稳定的状态、匹配的节奏、高效的工作推进。
6. 故事五:获得了最有能量的「掌控原则」
新年开工,到了公司我就把我的收获给梓畅说了一下,作为我司的镇司之宝,她保持着一贯的淡然状态,一贯的提问:「你说了这么多,要怎么落地呢?」
我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了,虚荣、空想、不落地了,所以,我告诉她:「只要安排好的任务,就要落地推进,我们来试试看,如何把自己想要的结果去实现?」
于是,从 2 月 21 日,我就开始了最难的攻坚过程:挑战那些说过却做不到的事情。这真的不容易,但是,因为我的注意力已经完全投入到了这两个关键词:「想要、做到」上,也在其中不断尝试,持续获得了很多以前认知上具备,但是没有亲身体验的全新打通。这个过程,真的是妙不可言!
既然是攻坚,那结果一定不如我想象的那样,一帆风顺,我还是有很多懒惰、拖延、畏难、心神不定的情况。可是,我学乖了,以前我状态不好的时候,就想要自己扛,最后,越扛越乱,直至停转。而现在,我只要计划没有完成,就立刻示弱、认怂,马上找到镇司之宝,让她帮我诊断一下,到底哪里有问题。
短短半个月的时间,我们竟然发展出了一套「掌控原则」。
更令我想象不到的是,通过犯错、示弱、倾听高手讲解、倒推高手决策逻辑形成的掌控原则,把我在个人成长、自我管理领域中十多年的积累全部重构了,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解释方式。之后,我用我们的新的体系,开始解释用户的问题,发现我在指导用户成长的能力和效率,一下子跃迁了:
- 原来:别人觉得我很高高在上、说得东西很有道理,有的时候甚至听不懂。
- 现在:很多人说我变了,变得温和了,说到了他们的内心,并且他们会跃跃欲试、做出改变。
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镇司法师的谆谆教导啊。作为佛法的钻研者,她还跟我说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话:真佛只道家常。
就这一句话,打破了我原来用虚荣做的外壳,露出了我的泥坯子,但是,她也告诉我「把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先去做好就是掌控」,让我知道自己要成为真佛的方向和路径,可以安心地上路前行。
7. 有一个形象跃然纸上
讲了五个故事,不知道有没有触动到你的地方,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个形象:
有一个人,外表显得很厉害,在他 36 年的人生旅程中,他依靠自己的努力,取得了一点小的成果。而这些成果让他变得骄傲、变得不愿意投入成本再努力,慢慢走上了虚荣之路。
可是,随着虚荣带来的问题不断发生,倒逼着他不断反思,自己究竟是怎么了?
最重要的是,他真的很幸运,他有特别好的老师、教练、伙伴、同事,他们都愿意去提携着这个人,而就是因为有他们,这个人才突破了黑暗,进入到了新的发展之中。
说到这里,我真的是很想告诉你:我实在是太幸运了,那么作都没有作死,却找到了一条更好的路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还发展出了一个新的能力:通过自我形象识别身份结构。
这是一个丰满的身份结构,自上而下、一以贯之的是我的「内在自我」,是那个可以给自己赋能的、有持续力量的自己,他不怕任何困难,在不同领域、不同角色、不同任务、不同事件上都会毫无畏惧、一往无前;而在每个时刻,我都会把这些力量汇聚,形成一个「掌控行动者」的形象,活在每个当下,不断产出结果,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前往「生命意图」的方向。
这样的一个人,我想他是一个:
- 扎实掌控者:他知道在每个行动中,需要投入成本去扎实做到,做到自己可以掌控的,让掌控范围变得更大;
- 自我雕琢者:他知道要投入成本去雕刻自己,他知道每件事都要如此,他知道自己最大的责任就是把这块材料雕琢成器;
- 自我力量者:他知道自己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,用这份力量一以贯之地展现在身心脑灵的各个层面。
我真的很幸运,在我 36 年的生命探索中,我知道了「我是谁?」这个问题的答案:
我就是一个在行动中扎实掌控,在所有人生经历中都能自我雕琢,不断发挥自己内在自我力量的成长者。
这样的我,将会贯穿在生命的每一个领域之中,一以贯之。
8. 对未来的愿景
早晨醒来,很多伙伴发来祝福:
还有伙伴写来长篇感谢(《雨悦:易仁永澄,照进我生命里的光》)。
我想要的并不是「感谢」,因为我知道,每个人的成长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,是他们整合了外部资源,成为自己成长之路的一块砖石,即便没有我,他们也会不断成长的;我想要的是「感谢」,感谢他们愿意整合了我的知识、方法、经验,没有他们,我的价值从哪里体现呢?感谢才会带来内在真正的力量。
曾经在做一个名为「价值观之桥」的训练时,我形成了一个很深刻的印象:
我拿着我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核心价值观,那是一种蓝色的微光,通过时代的积累和传递,来到我的身上。我仔细一看,那份价值观的名字叫做:长成你自己。我带着这份价值,超越了社会评价,然后迈过了一座桥,走向到未来。
未来有很多人在远方,我伸开双手,将这团蓝光传递给他们。
老太太带着我走了四次这座价值观之桥,每一次都在强化我的身心体验,让我知道我要活出自己的价值观,也要传承这份价值。
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:长成你自己。这里很重要的是要持续成长,而成长的方向是「自己」。感谢那些老师、朋友、伙伴们给我带来的人生的拐点,让我看到了自己是谁、看到未来的样子。
而我也期待,我可以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拐点,在他们成长、他们找寻自我的路程中添砖加瓦。这就是我生命的意图。
接下来的 12 年里,我想带着核心价值观扎实地去往我的愿景:越来越多的人,我们牵手一起,长成我们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9. 结尾
影响我生命状态的一句话来自老子:孰能浊以静之徐清、孰能安以动之徐生。在混乱中让自己安静去澄清、去发现,在稳定中让自己再次点燃,去探索、去生长。可能,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状态,不是为了什么,只是生长!
37 岁的旅程刚刚开始,人生进入新的旅程,希望,在接下来的人生里,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长成你自己!我更希望,我能够成为你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拐点。
附
要点 1:彩蛋。从这次重新启动更新开始,我埋了一根暗线,也叫彩蛋,让大家通过三篇文章来猜猜看,究竟是什么彩蛋?答案是:一以贯之。贯穿在前后的是:行动、掌控、扎实、改变、自己……本文,我将其整合到了一起。而接下来,我会围绕着「掌控原则」慢慢展开,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我的文章,学会:如何掌控自己的生命。对了,还有个一以贯之的地方就是:每次推文的时间都是 11 点 11 分。哈,猜对了么?
要点 2:规律。公众号将会保持持续更新,更新频率为:每周 1、4、6 中午 11 点 11 分固定发布更新,其他的时间根据情况来推送。记住一以贯之,就不会错过我。文章难度为:从周一到周六,文章难度会下降,周一要写一些底层逻辑的内容,周四通常聊聊一些问题,调整基本认知,周六写写案例、故事,见微知著。此外,每周二、周五还有永澄说成长的分享,这样,一周有五天可以看到我的机会,拐点出现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些。
要点 3:读者。我还在耐心等待读者的出现,读者是什么样的呢?读完文章、交流感受、转发推广、出谋划策的都是读者。我用什么办法可以将读者们汇聚在一起,倾听他们的声音,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呢?如果你有好办法,记得跟我说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