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419-减重项目的 GPS 分析
0. 引言
很多人都在好奇,我之前谈到的「减重项目」为什么要公开呢?我把那些围观并且留言的伙伴喊道了一个群里,我尝试问过他们:
其实,我在开发一套方法,我暂时将其命名为:「解决问题实现改变」方法,未来也可能将其叫做「目标达成术」,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人想要把自己的目标实现,要怎么才能实现?
总结一句:我要实现「开发一个方法论」的目标。
恰好,今天我们在开发一个工具表(GPS Sheet),这个工具表可以用来初步判断自己想要实现的各类目标是否有效。我用这篇文章来试用一下工具表,来衡量一下我的「开发一个方法论」的目标。
1. 我想要的是什么?
我想要通过减重到90公斤的具体案例,来萃取一套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法论。
2. 起止时间节点
- 开始日期:04 月 12 日
- 终止日期:06 月 30 日
3. 目标设定
关于「开发一套方法论」这个目标,我期待的具体目标是:
- 6月30日那一天,通过「减重项目」让我可以从100.7公斤减重至90公斤,并萃取一套名为「解决问题、获得改变/实现改变」的方法论体系。
- 这个体系,是包括道术器用层次的,每个层次中,都包含着具体的要点。
- 这套方法论,已经能形成产品投放给用户,已经有至少15个人使用过这套方法论。
- 它是流程清晰的,有具体流程图、每个流程点上有能力说明、工具模板、操作手册、清单步骤、话术。
- 我用这套方式跑通了我的项目,同时积累了几项能力:
- 目标选择
- 问题确认
- 目标设定
- 方案形成
- 行动记录
- 深度反思
- 要点萃取
- 模式更新
- 知识体系整合
- 此外,我的体重到了 90 公斤,体型健硕。
4. 价值
这个方法论可以给我带来的价值有:
4.1 它是我的自我形象的核心策略。
如果用黄金思维圈(Why - How - What)的逻辑来分,我的 Why 就是「成为我自己」,而 How,也就是核心策略——就是这套方法论。也就是说,这套要萃取的方法论,将是我的核心的方法论。
这里涉及一个词:「成为我自己」,这是什么意思?这背后有个架构:
整个图形就是我的身份结构,最上方的定点就是自我力量,那个「自我」由三个词构成:扎实、雕琢、掌控。这三个词构成了一个三角循环,中间写着自我力量。因为身份结构中,顶点的身份可以影响到下层的各个层级的身份,所以,我想在每个领域中都能呈现出这个样子来。
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:不断迭代我的内在模式,优化我的自我形象,积累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,强化我的元认知能力,将更好的决策方式写入直觉。而现在正在萃取的方法论,就能支持到我。
这一套方式可是适用于解决我人生中所有的问题,并且今天已经尝试做过一次内在模式更新,解决效率之高简直「令人发指」。具体可以查看地址:
4.2 还有其他的什么价值?
这套方法论可以用来帮助我的用户解决自己的问题,帮助我的用户设定目标并达成目标,这是真正能支持目标达成的综合体系,它可以带来个人生产力的全面提升,可以让我的用户实现「知道做到」的高级形态「做到并知道」,一种极为高级的基于问题的演化法。
这套方法还特别符合我司目前倡导的核心原则:掌控原则。
这样的一套方式,本身就可以作为产品,同时利用它还可以研发出若干产品。它可以让我们的年目标课变得更加厉害,实现至少翻 3-5 倍的收益,想想看:「如果我们的年度目标制定课,可以让大家把年度目标都实现,那会是怎么样的?」另外,还可以以此更新「做自己的 CEO」的课程。
用这种方式,可以盘活我的整个幸福进化俱乐部,线上线下组织可以全面打通。可以整合更多人来共同创造。
它也符合个人成长六大元规范,它需要你:积极主动、刻意练习、作品声音……
4.3 可能避免的损失有哪些?
- 可以降低我低效、盲目的探索;
- 可以让之前的大量的积累不再流失;(积累的定义:做成事以后的那些经验和方法)
5. 可能的障碍
目前可能有的障碍是:
- 积累的方式目前还没有那么清晰;
- 对身份结构的分析和深度反思能力,用户极难掌握;
- 问题方法论,虽然有要点,还没有整合;
- 模式更新可能交付给用户也有障碍;
- 有很多模板和手册要去制作;
- 有待真正变成产品去验证;
- 减重的专业知识体系;
- 内在模式形成的阻碍;
- 时间的预估准不准?
6. 障碍的解决方法
突然发现,我现在遇到的所有困扰,好像只是我提前预判的障碍,但是并不是真正的困扰,因为到了那个时候,问题就能解决。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,就是我要研发的方法论体系。
虽然这听上去有点鸡生蛋、蛋生鸡的感觉,因为我有外部资源,那就是我正在参加一个为期 10 周的高级领导力课程,恰好就能补充我的内容。
7. 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?
7.1 先想策略
目前的策略是:从实践中迭代。
我们的业务流程已经有了:
原理也跑通了,我也有一个具体的项目——减重,按照「道术器用」的逻辑来看,现在就差工具和操作的流程了。而操作流程我们也有了,剩下的就是操作流程的细化。所以核心策略就是两天践行,一天萃取。
7.2 进度安排
- 本周内(16周),完成大框架的萃取。目前实际上已经完成了。
- 17周,每天至少迭代3个模块。
- 18、19周,尝试着内部跑通产品。
- 20、21周,带领6个用户学习实践这套方式。在过程中依然是每天3个小模块往外萃取。
- 22、23周,可以开发产品了。
- 24、25周,再带12个人实践。
- 26周,我们要组织钻石行动了,可以整体接上去了。
8. 谁需要了解这个目标?
团队的成员:梓畅。
9. 追踪进展的方式
追踪进度的方向是要每周一回顾,对大的行动步骤进行微调。
我司会制定日计划和周计划,所以,也可以用日计划和周计划进行跟进。
10. 自我宣言
我是一个能发现自己的问题、直面现状、承担责任、积极主动,并且能改进问题的自我雕琢的迭代者,是一个扎实的掌控者,是一个有内在力量的自己,在各个领域中都会拥有因为投入成本而拥有的品质感。
11. 目标具象化
哈哈哈,目标具象化啊?我已经把我减重的情况每天公开了,不需要一个具象化的东西来强化我了。
你可以在每天的更新记录中查找到我的情况,请扫码关注吧。
12. 结尾
其实,这篇内容也是我上课的作业,这个框架也是我们在目标管理中常用到的思考、澄清框架。很多人会觉得很费力,但是,这就是以终为始的原则,你在开始想得越清楚,它就越容易达成。
期待,我能将这套方法传递给更多期待解决自己问题、期待实现自己目标、期待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们!让大家都能够一起变得更好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