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920-72 周教练
永澄: 从0 开始学习一项技术,持续 72 周会如何?
0. 先汇报一下成绩
先看一下我持续了 72 周的记录图:
密密麻麻地也看不清楚这是什么,允许我解释一下:
我在学习一项专业的助人技术——教练技术。和心理咨询、顾问、老师一样,教练也是一项国际通用的助人发展技术。
我一直有个习惯,如果我特别喜欢做一件事情,从一开始的时候,我就会记录我大约做了什么,做了什么结果,毕竟,结果才是我所追求的。
教练这个事情也是一样,从一开始,我就慢慢记录,因为是以「周」为单位的,所以,你知道么这个记录走得特别慢!我一度都想放弃了,你看表格中的第 6 周,也就是 2018 年的 23 周,我真的要放弃了!
恰好,我当时参加了教练技术的第三模块培训,以及后来我的实践,最后帮我持续下来了。
直到今天,我开设的「个人成长教练」课程第二期的学员们想要了解如何服务好长期客户,我就展示了这张图,没有想到,引发了学员的感慨:
- 晓莲:极致用心,持续坚定,充分利用时间的复利
- 雪宝:努力学习,一点点积累,未来的某一天一起吹牛
- 一鹏:持续做、即刻做、坚定做、用心做、带着伙伴一起做
- 张颖:只有记录,才会让你知道,一切都在发生
- 雨悦:天啊,这才是专业所展示出的势能啊,这就可以看到发展速度和未来,让人不得不相信你的水平
- 小二、一邦、立夏、鲁鲁他们看到之后就立刻开始做起来,而勇泉给所有人做了个自动化统计的模板。
看着大家被激发的行动,我才发现,原来,通过我 70 多个周的实践,有一些规律浮现出来了。
那么,我就使用成人学习三部法:感受、发现、收获,来整理一下这 72 个周来的体验过程。
1. 72 周的感受
回头看这个感受,呈现了一副:开头难、中间缓和、现在在不断增长,并且,我的掌控度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。
第 01 - 06 周 失败!
时间:2018 年 18 周 - 23 周
这是我最大的感受,就是失败!想想看,我搞个人成长已经要十年多了,突然之间就什么都不会了。
教练是一个关注人的发展的技术,它不太关注事情,而我以前无论是目标管理、个人成长、生涯咨询、自我管理,全部都是关注事情的。
我拥有将近 600 多小时的收费咨询储备,在教练里成了一个障碍了。我竟然不知道如何支持一个人解惑、找到问题突破口,以及取得更好的成绩!
第 07 - 19 周,疯狂训练
时间:2018 年 24 周 - 36 周
因为还没有学完,所以当时的水平很一般,我又不想砸了我的个人品牌,所以,我就找我的「学习小组」的伙伴训练,找一起共修教练技术的小伙伴训练。
由于水平受限,当时每个周可能拿出 10 个小时左右在读相关的书籍、理解相关的知识点,训练的时长在 2-3 小时/周。
失败一直在伴随着我,每次训练结束都是对自己原有经验体系的一次摧残!好在,我坚信:只要你干不死我,我就回来干掉你!
第 20 - 31 周 小心翼翼地收费
时间:2018 年 37 周 - 48 周
之所以敢于收费了,是因为我在 2018 年第 36 周(总第 19 周)参加了《教练的艺术与科学》的第五模块课程,我觉得,我已经把专业教练的内容学完了,可以收费了。
开始我并没有太放开,只是招收单次的客户,并且费用在 499 - 699 之间,人数严格地控制着,不要同时处理太多人。
之所以要这样做,就是希望一步步得把状态做扎实。因为,当时我的教练做得很一般,我总是要在 45 分钟的教练结束后,再用之前积累的个人成长的其他经验来支持客户。
能力没有稳定之前,不太着急扩大,越大风险越大。
隐秘任务:第 32 - 58 周,我在开发课程
时间:2018 年 49 周 - 2019 年 23 周,共 27 周时长
我把我学的所有教练技术、之前学习的情绪教练、优势教练、效能教练等技术,整合到一起,使用「项目导向制」的方式,开发了一个为期 16 周的「个人成长教练」课程。
其实,这是我在为客户提供教练服务有余力的前提之下,将自己的能力打包的一个过程。
27 个周真的是苦逼啊,教学大纲推翻了六次,磨课的小伙伴(曾雨悦、花满蹊、风雨阳光)也都跟着熬得不像样子。
不过,现在回头看,这件事情做对了!一会再说。
第 32 - 58 周,搞定长期客户服务
时间:2018 年 49 周 - 2019 年 23 周,共 27 周时长
我开始了长期付费客户的服务。这也主要是因为「单次」客户因为觉得教练对自己的价值极大,所以,希望能够长期签约。在他们的反复要求下,我开始提供 3 次、6 次、10 次的服务。
27 个周的时间里,长期客户发展到 24 人,我觉得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!用钱买单,才会知道他是认同这份价值的,并且,一次次地签订长期合同,是对我发自内心的相信。
不过,到了 27 周,我暂停了招募长期付费客户,说实话,单次付费客户基本也停止招募了,之后的 14 个周里,我只招募了 5 个单次付费客户,多次的一个都没有招募。
因为:我研发的课上线了,第二期「个人成长教练」课正式发布(到今天,还在进行着)。当时报名人数 118 人,可是,我们只招募了 18 人。
原因我已经说了:没有跑通之前,不用着急扩大,否则会死得很惨。这种时间上有巨大复利的事情,不差这几天。
第 55 周 至今:我可以督导他人了
为了给「个人成长教练」提供更好的服务,我开始培养助教,可是,助教的水平要如何把握呢?必须要持续提升才行啊,否则,Hold 不住啊,毕竟教练是一项技能,是需要精准反馈才能提升的。
于是,我赶紧从第一期学员里,开始培养团队。为了培养别人,我自己的水平不能差啊,我去学习了 PCCMarker,边学边用在我的小伙伴身上。
当我能够给别人指出问题之后,我自己的水平也飞速地提升着。
今天:我很爽
今天,我培养的教练学员已经可以接单了,收费高的已经收到了 1500 元/次了,付费客户超过 20 多人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爽!
可能没有学过教练的人不懂,教练看上去是帮助别人的,但是,实际上它是一种帮助自己内在发展的关键技术。只要凑在一起学习的人,不用多久就成为特别好的伙伴关系,彼此支持、彼此支撑。所以,看着我带出来的教练可以收费了,比我自己收到教练费用都开心!
第二期学员中的 18 个人,已经有 11 个开始了收费教练了,还有三个周,我要让每个学员都能将这项能力用起来、帮助他人、帮助自己,还有金钱回报。
2. 发现
在这个过程中,我有几个很重要的发现:
我一直觉得,做任何一件事情,你如果不记录,就说明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啊。比如有人如果要挑战你、要质疑你的专业性,尤其是这种专业的助人技术,你什么都拿不出来,只能说自己有多少小时的训练时数,这谁信啊?
但是,我发现我的假设是错的:绝大多数人竟然毫无记录的意识。我在教练学员的培养中,甚至要求每个人必须做「大师教练精通之旅」笔记,依然有人不去做。
如果不记录,未来怎么回顾呢?怎么反思呢?不就成了黑傻子掰苞米了么?
所以,我识别了我一个「错误认知」,看来,以后要多对我的学员谈谈记录的重要性了。
从最开始的单次教练,到现在的「个人成长教练」课、教练督导,我还在让我的小伙伴们围绕着「PCCMarker」开发深度课程、我也在筹备「目标达成教练」、「刻意学习教练」课程、目标力社群等。
我发现我在这个过程里没有着急,因为,我相信时间的复利价值,当你一直投入的时候,它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。
同时,我发现我很喜欢把学到的东西立刻去用,立刻实践。要知道,刚刚学完就去实践,效果肯定不好,甚至会起到反作用。但是我都扛下来了,扛下来之后,就会发展出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学了就去用,会让你跳出舒适圈,不断地发展自己,而不至于固步自封慢慢落后。
说实话,开始的时候特别难啊,各种失败、各种没法看啊!
这里就不得不说目标管理中的三大核心核心能力之一——「设计行为」了。通过学一些非常基本的、简单的策略,就可以不断给自己设计出一些行为模式,自己会乐此不疲地去做,也不需要使用什么意志力、也不需要坚持,都是乐趣。
而设计行为的关键,就是让每一次行为的结果,都有正反馈。比如:
- 每个周的客户都有新增
- 每个周的学员都有好口碑,他们会更认同我、也会支持我
- 每个周我的训练时数都可以增长
- 每个周我都有现金进账
- 每个周都有人因为我的支持,而突破障碍,甚至十几年的障碍
那我自然是乐此不疲啊!
3. 收获
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,尤其是这么长周期的反思,一定会让人发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价值。
我把我这几天反思时候形成的一些收获罗列出来,希望也能同步给你,给你带来一些价值。
- 很多人看到这个表,会后悔不已!觉得要是之前早点知道,就好了,很多东西就积累下来了。我觉得这个想法完全没有必要,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,时间一直在,你现在的决定会为你创造一个新未来,何必对没有抓住刚才吹过的那阵风而懊恼呢?耐心,风就会来,不过 72 周而已。
- 刚刚开始一项新的学习的时候,一定是失败大于成功的,所以,你要调整心态,在开始的时候要多投入,甚至不要期待有相同回报,更别说巨大回报了。要知道,每一份投入都是有价值的,只是这份价值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。
- 刚开始的时候,任何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反馈,而有反馈,对于任何能力的训练,都是极为宝贵的!
- 每个人都懂得积累很重要,但是,有框架地积累更重要!你看我的这张记录图,你可以不是教练,你照样可以把这个记录图的精髓用到自己的工作里。精髓就是:有框架的积累。而这个框架,是目标管理三大核心能力的另外一个——结果导向。你真正关心的是什么,你先列出来,然后围绕着它积累就好了,比如我关心:训练时长、客户数量、产品费用、总盈利情况、投入时长……我就会列进去,定期观测就好了。 你总会在记录中找到规律的,那种规律是学不来的,那才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价值!
- 在记录的时候,要尽可能保守记录。比如说:教练中按照 15 分钟计时,比如我这次教练过程,进行了 40 分钟,我就只给自己记录 0.5 小时,而不是 0.75 小时。这有一个很大的好处,就是你呈现的只是你的水平的一部分,而不是掺水、夸张地展示。人最怕的就是自我欺骗,无论什么,都可以耐心等着时间的力量帮你积累,而我们可以选择的最重要的是一颗稳定、扎实、持续的心,所以,要在一开始就要奠定好基础,否则,后面改起来特别辛苦。
- 务必要好好关注那些可以给自己带来激励的地方,比如说,我看到有收入就很开心,那我就会很认真地去做事情,然后耐心等着这个激励的到来。当有了激励之后,你就不需要别人再鼓励自己了,遇到困难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怂了。这里有个提醒:激励不是目的,千万不要跑偏!比如,我觉得钱会给我带来激励,但是,我做教练的这件事情,一定不是为了钱,否则,这个激励就会变得无效。 切记!切记!
- 不要担心服务不好客户,就不敢接客户。你服务的人越多,你积累的辜负越多。所以,不要关注「我辜负了谁」,而是关注「接下来,我要根据反馈,如何提升自己,给他人带来更大的价值呢?」
- 过程中要记录「备注」的部分,尤其是本周中最关键的点,那些影响你做出决策,让你情绪特别波动的地方,要记录得清清楚楚的,因为,那里暗藏着规律,并且,这个规律要在很长时间周期上才能被发现。
- 如果你希望掌握一项能力,那就加入一个群体吧,比如学目标就加入目标管理训练营,学教练就和我的教练们泡在一起,想要成长,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到我的身边。想想看,我的前 19 周:没有收入的激励、没有一个「易仁永澄」给我讲他的成长经历、没有人教我怎么记录表格、没有人逼着我天天训练、没有人鼓励我说未来是有可能的、也没有人给我精准的反馈。如果,我有个易仁永澄在旁边指导我,那我肯定更快!
- 这 72 个周里,看着收费的数上涨到几十万的时候,它会让你更加坚信自己的价值观、更笃定于自己的选择,并且会更坚定地支持他人的成长。
- 记录!记录!记录!不停地记录!
- 耐心去做,不用太久,可能是 72 个周,也可能是 100 个周、200 个周,你就可以给他人讲着同样的故事,讲你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。不用着急,才三四年而已。
- 坚信时间的复利效应,持续投入,用一生的行动验证复利效应,当你越相信复利,它越会在不经意见,给你送来一份巨礼!
4. 结尾
下面的二维码,是我 72 个周记录的大图版,文字清晰,你可以拿去直接用。
最近,我一直在研究一件事:如果我有目标力,也就是我想做什么就能做成什么,那有哪些要点是关键?
现在,我也找到了那些关键要点了:
- 确定好自己要实现的目标;
表头是不断修改的,不是一次成型的



